来源:金融八卦女频道
近日,农业银行市值超越美国银行,成为全球市值第二大银行,仅次于摩根大通。早在之前,农行的股价就走出了“14连阳”、市值超越工行登顶A股。
这事儿要是搁四年前,估计连农行自己人听了都得摆摆手:
“别瞎说,我们ABC可不敢冒犯ICBC。”
结果呢?四年后的今天,农行硬是靠着“下乡”这门手艺,把“县域金融”这盘别人看不上的冷饭,炒成了资本市场的香饽饽。有人说这是战略、是远见,八妹觉得,这更像是一场“县域包围城市”的银行版逆袭。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
农行这个“新晋市值一哥”是怎么炼成的?又到底配不配当“宇宙行”?
1.
/ 以前想都不敢想,
ABC超越ICBC凭什么?/
小红书有个讨论“ABC为啥这么猛”的帖子,高赞回复是——因为ICBC的行长去了ABC当董事长。
2021年,谷澍从工行行长调任农行董事长,成为当时五大国有行中最年轻的掌门人。那时农行股价才2块出头,市值差了近5000亿,县域金融在很多人眼里,还是“投入高、回报低”的代名词。
谷澍到任后的第一项重大决策,是重新定义农行的核心战略。他没有回避“农”字,反而将其提升为全行的战略优势。此后,又提出当好服务“三农”和“乡村振兴”领军银行,打造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银行等发展策略。
这些策略能跑通,关键在于农行“比农商行懂科技,比其他大行懂县域”。有点像互联网公司的“下沉打法”,但农行不玩虚的,而是实打实地在人、钱、产品和考核上都向“三农”倾斜。
效果也逐渐显现出来:
2025年上半年,农行营收接近3700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超2%,是四大行中唯一实现双正增长的银行;前三季度营收为5507.74亿元,同比增长1.87%;净利润为2208.59亿元,同比增长3.03%;
上半年不良贷款率降至1.28%,资产质量持续领先;
县域贷款余额在2024年底已接近10万亿元,占全行贷款比重超40%;
更漂亮的是息差表现——县域贷款平均收益率达3.54%,而存款付息率仅1.54%,利润贡献非常扎实。
对了,农行还拥有2.29万个网点,其中56.6%扎根在县域,形成了难以复制的渠道壁垒。相比之下,工行、建行更依赖地产周期及对公业务。截至2025年6月末,工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占到该行贷款余额的20.1%;2025年上半年建行贷款增长1.6万亿元,其中对公贷款新增1.24万亿元,对公客户仍然是建行贷款增长主力。

还有在四大行里有点“掉队”的中行,境外业务占比更大,加剧了投资者对于其经营受国际贸易、外汇波动等情况拖累的担忧。而农业银行的业务布局,则有效避开了这些不确定性,更贴合当下市场追求稳健的审美。可以说,农行在投资者眼中更显“安全”,股价表现强势也就自然而然。
2.
/ 农行,
还没有完全成为“宇宙行”/
其实,农行还没有完全成为宇宙行。
“宇宙行”不单单是指市值,还得看核心指标:一级资本、盈利水平、资本充足率、用户存款、市场影响力、品牌价值等。这里对比一下工行和农行,农行应该暂时没有超越工行的意思。
在这些维度上,工行依然展现出深厚的底蕴:
一级资本:工行以5410.21亿美元的规模稳坐全球银行榜首。
盈利水平:尽管农行在2025年上半年四大行中“唯一的双正增长”,但工行在营收、利润、资产总额上都比农行高。
核心指标的对比八妹做了张表:

为了这个市值第一,ABC的基层员工也付出了很多。这不,现在银行业都在反内卷,但ABC的小伙伴反馈,真没看到哪里“反内卷”了。
有人举例,我同事是乐分易产品(ABC的一款消费贷产品)带头人,每周要破零,不破零周末去分行外呼,一天要打20个有效电话(不是说打通就叫有效电话,得引导客户留资才行),每天打电话加班到7点。说白了,业务不是靠如何创新做出来的,是靠加班和人海战术堆出来的。
还有小伙伴表示,ABC的休息对比别的行来说真的很少,就算轮到你休息,领导的电话也可能随时追杀过来:“回来开个会”“附近拓个户”“办张信用卡”“听个腾讯会议”……甚至有领导理直气壮地说:“业务这么紧张,你还想着休息?”
除了能带来营收的业绩,ABC的一些指标很离谱。个人养老金、灵活就业公积金、电子社保卡、电子医保卡、数字人民币、三方存管、三方绑卡、基金、保险——啥都要,啥都催。有ABCer对八妹说,最近推的三代社保卡,我们送50的京东卡才能发出去,这50的京东卡是我们自己掏钱的。
还有一个细节,ABC对叫号时长有着比较严苛的考核。之前有爆料称,沪上的ABC,叫号时长考核,超时一小时扣2000元。这个考核在别的银行也有,但是考核没这么严格,大家糊弄糊弄也就过去了,ABCer每天上班就够累了,还得忐忑自己的叫号比,算法都用在自己人身上了。
不过话说回来,农行有个真香定律:工资高。
按照财报里的排名,四大行工资是中行>建行>工行>农行。但是八妹经过真实了解,四大行工资排名大致是农行>建行=中行>工行。农行工资在四大行里算高的,工行那是“一问公司宇宙行,一问工资泪两行”啊。
虽然银行工资因为地域不同差别挺大,但是在山东、河南、江浙沪这几个农业、个贷发展较好的大省,基层工资都是农行高。

而且农行给偏远地区的员工还有补助,有ABCer说:“我在十八线小县城,基层当地就只有我们一家农业银行网点,每年前几个月将近5000,后几个月预发绩效到手大概6000。其他的只要去营销还是有钱挣的。”
所以你看,农行这“市值第一”的宝座,还是不少一线员工在“周末外呼”“轮休开会”“自掏腰包”“叫号闯关”中支持出来的嘛。
3.
/ 现在“下乡”才是
银行业的增长密码?/
除了农业银行股价一路走高,青岛银行、浦发银行、江阴银行、渝农商行、长沙银行等多家区域银行的股价也表现不俗。
这其中,江阴银行、渝农商行更多是凭借盘子小、资金拉动容易而上涨;浦发银行则因前期业绩基数较低,加上500亿元转债进入转股期、“白衣骑士”入场化解坏账包袱等因素,迎来阶段性反弹。
而青岛银行和长沙银行的上涨,则有实实在在的业绩支撑——它们在涉农贷款领域的增速位居行业前列。半年报显示,长沙银行的县域贷款余额已占其贷款总额的38.0%,在县域的布局还挺扎实。

一方面,银行在下沉市场有不少增量空间。政策上面,支农支小再贷款是支持普惠金融的长期性工具,央行近年持续加大支持力度,提升了这类主要面向县域客群的贷款产品吸引力。而且这些普惠型涉农贷款不只是给农民个人的,还包括种养殖合作社、农业企业这些农业经营主体。比如村里的养猪合作社想扩大规模,农业公司搞农产品加工,都能算在这个贷款里。
这波操作下来,倒也真逼出了一批“懂县域、会做产品”的银行人。
比如长沙银行,就搞起了“一县一贷”,针对不同县域特色农产品推出细分贷款产品。还有人发现,长沙银行的行长张曼曾任长沙县支行营业部副主任、副行长;副行长吴四龙曾任长沙县某中学老师、乡秘书,剩下的几个副行长几乎都有基层工作经验,还有一名独立董事曾任“中国种业”CEO,都相当了解“三农”。
另一方面,对那些在县城有资源有人脉的员工来说,银行大力发展下沉业务这简直就是开启了“简单模式”。虽然单子都不大,但架不住数量多。
有银行人悄悄告诉八妹:
“我们这小县城,肯德基、麦当劳、瑞幸、蜜雪冰城、霸王茶姬……该有的连锁品牌一家不少,从店面装修到日常流水以及员工工资代发,每一环都离不开本地银行的支持。”
“还有江浙沪地区,村里拆迁分拆迁款的时候,你要是认识的阿叔阿婶多,就能办一大笔业务;要是村里不发拆迁款发房票,让阿叔阿婶买房子办贷款又是一笔业务,我有个同事靠这些业务养活了自己好几年。”
在这种“抬头不见低头见”的熟人社会里,关系就是最硬的通行证。本地员工靠家族积累的人脉网络和同学圈层,轻轻松松就能把KPI完成得漂漂亮亮。不少县域的客户经理甚至能实现“双休不加班”,准时下班接娃、周末进山喝茶,活得像个一线城市白领羡慕的传说。
这工作状态,说不是县城里的“婆罗门”,也算“刹帝利”了,毕竟在别人还在电话轰炸、周末外呼的时候,他们靠几顿饭几杯茶,就能把业务谈下来。说白了,在县域金融这片土壤里,谁握得住本地资源,谁就住进了银行的“舒适区”。
所以回过头看,农业银行市值登顶,某种程度上正是“县域力量”的集中体现——它印证了在当下的银行业竞争中,握得住下沉市场,才握得住未来。


						
						
						
						
发表评论
2025-11-04 19:43:47回复
2025-11-04 18:18:36回复
2025-11-04 16:14:39回复
2025-11-04 23:40:58回复
2025-11-04 16:46:29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