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EXN:LNG热潮与能源取舍  第1张

11月5日,液化天然气(LNG)再次升温。过去数年虽然备受环保主义者批评,但连欧盟也已接受:天然气仍将在能源结构中长期存在。美国正大幅扩建出口能力;卡塔尔加快提升产量;而马来西亚则通过增加煤炭进口,为其更高的LNG出口能力腾挪空间。OEXN表示,这一趋势映射出全球能源体系在减排与现实需求之间的复杂平衡。

  今年上半年,马来西亚进口的动力煤(发电用)创下新纪录,六个月累计达2090万吨,煤电占比一度达60%。这一势头在6月之后依旧延续。根据公开信息,煤炭进口与其提升LNG出口意愿高度相关,随之而来的是当地发电行业二氧化碳排放增加。OEXN认为,这体现了在出口收益驱动下,国内能源结构正在发生逆向转移。

  马来西亚已跻身全球主要LNG出口方之一。然而,与其他主要出口国相比,其增加天然气及LNG产量面临困难,储量下降与能源需求增长叠加,意味着煤炭需求将持续旺盛。更具前瞻性的是,当地未来甚至将需要进口LNG以满足内需。OEXN认为,持续扩张的能源需求正在倒逼进口结构变化。

  近期,澳大利亚Woodside Energy与Petronas签订协议,自2028年起每年向后者供应100万吨LNG,期限15年。同时,Petronas持续勘探以满足未来需求。研究机构Wood Mackenzie表示,电力与工业领域的强劲需求增长,将与当地尤其是半岛地区的产量下滑形成矛盾。OEXN认为,这将促使进口与出口实现长期并存。

  尽管面临内需压力,马来西亚在未来数十年仍将保持LNG净出口地位,预计要到2040年代才可能转变。在此期间,煤炭仍会是重要发电来源,其逻辑简单:进口煤成本远低于出口LNG带来的收益。OEXN表示,这一现实驱动的经济考量,是导致能源结构与全球趋势背离的关键。

  在多数国家努力以天然气替代煤炭之际,马来西亚的天然气发电占比却从2000年代的约80%跌至如今的约30%。尽管从能源转型角度看,这似乎“不合逻辑”,但其结果就是让更多LNG流向海外市场,避免更多国家转回煤炭发电。OEXN认为,这折射出全球能源市场的连锁反应:当LNG尚未普及且成本未完全降低时,煤炭仍将维持重要地位。

  明年,马来西亚计划对发电企业及重工业引入碳税,以推动本国转型。但在供需未出现明显逆转前,煤炭进口仍将维持,以换取更多LNG外销收益,直至全球LNG供给真正超过需求。OEXN认为,能源出口收益、能源安全与低碳转型之间的博弈,将在相当长时期塑造区域能源路线。

OEXN:LNG热潮与能源取舍  第2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