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燕梳师院

瑞泰人寿一高管闪辞,亏损漩涡越陷越深?  第1张

  瑞泰人寿和众多合资险企一样,乘上了中国加入WTO的东风。公司背靠外资股东的技术与风控经验,又深谙本土市场脉络。从投连险、万能险再向保障型产品艰难转身,这家成立21年的险企始终在寻找属于自己的转型路径。

  事情的风向标随时在发生改变。近年来,尽管公司的偿付能力指标基本符合监管要求,但也面临着持续盈利的严峻考验。就在公司深陷盈利困局之际,身兼数职的核心高管邱欣欣突然请辞,再度将瑞泰人寿推上风口浪尖。

  身兼多职的副总闪辞

  近日,混业风云注意到,瑞泰人寿高管发生变动,任职仅约一年半的副总经理、兼总精算师及财务负责人邱欣欣已从高管名单中消失,意味着公司多个关键岗位再度悬空。

  参考公开资料,邱欣欣出生于1975年,获南开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北美精算协会会员。在早期职业生涯,曾任中意人寿精算部企业精算中心主管,后于2011年加入恒安标准人寿,历任精算部总经理、总经理助理兼总精算师。

瑞泰人寿一高管闪辞,亏损漩涡越陷越深?  第2张

  2016年12月,邱欣欣作为核心创始成员加入尚在筹备期的和泰人寿,并于2017年1月公司正式开业后,于同年4月获核准出任总精算师(保监许可〔2017〕254号)。此后,他在和泰人寿逐步担任更多职责。2021年10月起,经山东银保监局批复(鲁银保监复〔2021〕464号、465号),邱欣欣晋升为副总经理兼财务负责人。

  2024年4月,邱欣欣离开任职逾七年的和泰人寿,转战瑞泰人寿。甫一入职,即被委以重任,身兼副总经理、总精算师与财务负责人三大要职;至2024年12月,职责进一步扩展,兼任首席风险官及风险管理部总经理;2025年1月,风控职责正式固化;2025年4月,更被任命为正式财务负责人。

  然而,这段高强度、高负荷的任职仅持续约一年半便戛然而止。目前,邱欣欣悄然从瑞泰人寿官网及监管报送的高管名录中消失,未有官方离职说明。

  值得注意的是,瑞泰人寿的高管团队并不稳定。截至目前,总经理一职长期悬空。2024年1月,陶耀辉被任命为临时责任人,接替离任的马富贵。直至8月,坊间传闻蔡廉和将拟任公司总经理,然而至今未见监管批复落地。

  21年路越走越沉

  成立之初,瑞众人寿的外方股东是瑞典斯堪的亚公共保险有限公司(下称“斯堪的亚保险”),中方股东为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北京国有资产”),双方各持股50%。借助外方股东经验,公司聚焦投连险领域,并一举在业内确立了瑞泰人寿“高端、专业”的品牌形象。

  本该作为合资险企的生动样本,却在21年发展道路上,步履蹒跚,未能展现出与股东背景相匹配的活力,反而在盈利困境与战略摇摆中越走越沉重。

  一方面,股东更迭与战略摇摆。2010年,中方股东变更为国家能源集团资本控股有限公司(原国电资本控股有限公司);2013年,外方股东也由斯堪的亚保险变更为耆卫人寿保险(南非)有限公司。

  伴随着股东结构的演变,公司的业务重心也不断调整。成立初期,公司专注于投连险,曾是这一领域的先行者。随后,公司业务支柱转向万能险,在2013年时,万能险保险收入占总保费规模的比例一度高达93.7%。随着监管政策趋严,万能险业务也在不断收缩,公司又从2015年左右向保障型产品转型。

  另一方面,漫长的盈利困境。寿险行业素有“七亏八盈”之说,但瑞泰人寿的盈利之路尤为漫长且坎坷。直到成立后的第十一年,公司才首次实现盈利,不过次年又陷入亏损。

  从历年披露数据可见,公司保险业务收入总体呈上升趋势,但盈利能力极其脆弱。2018—2024年,公司实现保险业务收入分别为5.57亿元、6.65亿元、8.11亿元、12.26亿元、18亿元、15.97亿元。

  而同期的净利润分别为0.02亿元、0.06亿元、-1.21亿元、0.04亿元、0.05亿元、-1.42亿元及-1.88亿元,期间仅四年实现微薄盈利。进入2025年,亏损态势未见好转,截至前三季度,净亏损已扩大至7894.52万元。

瑞泰人寿一高管闪辞,亏损漩涡越陷越深?  第3张

  在2025年第三季度,整体投资市场环境向好的时候,公司的投资端依旧疲软。当季,公司投资收益率与综合投资收益率分别为-0.001%、-2.07%,显著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末,瑞泰人寿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及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197.08%、146.87%,较上季度末环比下降26.39个百分点和25.48个百分点。

  偿付能力下滑的主要原因包括:实际资本减少,主要源于本季度出现的浮亏;以及最低资本上升,主要受保险风险和信用风险对应的最低资本增加所致,部分影响被市场风险最低资本的下降所抵消。

  当然也有积极的改善信号。2025年第三季度,瑞泰人寿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回溯不利偏差率为43.82%,较上季度的-50.31%大幅回升94.13个百分点。这一改善主要得益于本季度保户储金及投资款净增加额的实际值较上季度预测值高出约1.3亿元。

  根据监管要求,保险公司最近两个季度的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回溯不利偏差率不得连续低于-30%。目前公司已摆脱此前的负向偏差,符合监管要求。公司表示,未来将持续关注相关指标变化,确保合规稳健运营。

  与其说是瑞泰人寿的坎坷之路,不如说是寿险行业转型的缩影。我们可以清晰看见,中小险企的“躺赢”时代已过。对于瑞泰人寿而言,21年的发展历程虽布满坎坷,但只要找准方向、稳住脚跟,仍有机会在价值转型的浪潮中实现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