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还有组团而来的中小企业主。

  中国进一步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顶层设计,使进博会“溢出效应”不断放大。

  11月5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下称“进博会”)拉开帷幕。大量跨国企业“CEO天团”再次聚首,共享中国为全球提供的确定性发展与开放机遇。

  专为进博而来

  除了缺席一届之外,纽仕兰全球执行总裁罗伊·范登赫克(Roy Van Den Hurk)每年都会不远万里从新西兰飞往中国,前来出席这场年度盛会。今年也不例外。

  罗伊昨天早上刚到上海,计划等进博会闭幕后第二天返回新西兰。他告诉第一财经,中国经济增速即使有所放缓,仍然是全球最强劲的引擎之一。庞大的人口规模和快速迭代的经济活力,让他对中国市场的潜力始终乐观。这种乐观源自于纽仕兰实实在在享受到的进博红利,以及中国市场给予的积极反馈。

  2017年纽仕兰鲜奶产品初探中国市场时曾举步维艰困难——进口鲜奶仅15天的保质期,7至8天的物流通关时间让“上架即临期”成为难以逾越的壁垒。转机在进博会出现:在政策的创新下,进口鲜奶的物流通关时间从8天缩短到3天,“牧场到餐桌72小时”的速度诞生。从首届将进口鲜奶引入中国市场,再随着当地消费模式创新,陆续从线下转战线上,再布局直播电商,他们成为了进博会“溢出效应”与本土化运营的受益者。

  今年已第四次早早来到开幕式现场的康菲公司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胡凯诚对第一财经表示,多年来,进博会为包括康菲在内的外资企业搭建了高水平的交流和展示平台,他们得以展示自身的业务优势,交流洞见并深化合作。

专为进博而来,跨国企业“CEO天团”再聚首  第1张

  作为全球领先的勘探与生产公司,胡凯诚说,康菲自1980年代初入华,始终是中国坚实的合作伙伴及上游油气领域最大的外商投资者之一。其中,与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在中国发现并开发的两个海上油田之一——渤海湾蓬莱油田已建成18座海上平台和一艘30万吨级浮式生产储油轮,双方累计投资超过人民币1500亿元。同时,作为中国主要的液化天然气供应商之一,康菲通过全球合资项目,每年向中国供应约1000万吨液化天然气,占中国液化天然气进口总量的七分之一。

  第一次参加开幕式的米其林集团总经理兼首席财务官夏逸夫(Yves Chapot)用“有趣”来形容现场的观感。众多跨国企业高管汇聚一堂、深入交流的场面,让他看到了中国市场的吸引力。他告诉第一财经,中国始终是跨国企业关键的市场与投资目的地,而且也已经成为了创新策源地。13年前曾在上海生活数年的他,深切感受到了这座城市持续绿色化地更新发展。就产业而言,中国在新能源汽车和可持续发展等领域,都颇具竞争力并蕴藏商机。目前米其林的可持续产品已经与大量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达成了合作。

  作为进博“全勤生”,兄弟(中国)董事长、总裁张燕这次带着专程从日本总部飞来参加进博会的全球副总裁来到开幕式现场。她对第一财经表示,过去三届均有日本总部的高管为进博而来。由于日本总部对于中国市场的深入了解和充分信任,中国团队在推动本土化的发展中不乏动力和支撑。除了超大市场的优势,中国还具有足够丰富的应用场景,这是他们持续为本土市场开发新的商业模式和产品的动力所在。

  面对全球经济下行等挑战,无印良品在中国市场连续12个月实现了销售额的增长,落地的门店已超过400家。无印良品全球总裁清水智在开幕式上告诉第一财经,在中国收获的出色业务源于他们持续推进的本土化策略,不仅在商品开发上加强了本土化创新,还展开了适合当地的市场营销活动。在他看来,进博会是获取前沿信息的绝佳平台,“跨国企业接下来有什么大的计划和重点方向,来这里可以迅速掌握”。

  施耐德电气执行副总裁、中国及东亚区总裁尹正表示,进博会是中国拥抱世界、共享机遇的重要窗口,更是全球企业展示创新成果、深化合作的世界级平台。作为进博“全勤生”,中国已成为其全球第二大市场、最重要的供应链基地之一和全球四大研发基地之一,更是其创新的源泉和发展策源地。

  进博“老友”瓦里安医疗大中华区总裁钱圣来透露,他们已提前签约了明年的进博席位。见证进博会规模和品质持续提升的同时,瓦里安也借助进博会平台的强大溢出效应,持续向全球展示医疗癌症诊疗科技发展前沿成果以及更好服务中国乃至全球患者的信心。

  国新办新闻发布会的信息显示,今年进博会的展览面积超过36.7万平方米,有来自138个国家和地区超过4000家企业参展,其中包括290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不管是展览面积还是企业总数均创历史新高,且美国企业参展面积连续7年保持第一。

  共享中国机遇

  除了跨国企业的高管们,还有政府、国际组织及行业协会的代表,以及组团而来的中小企业主。

  美国一名大豆农场主今年随着美国大豆协会一同来到了进博会的现场。他在开幕式上告诉第一财经,受关税影响,他们一周前都没有大豆进入中国,如今这个局面正在改善。已与中国做了数十年生意的他们,目前约有四成出口额面向中国市场。在开拓更大国际市场的过程中,他表示希望能持续加强与中国的合作,共同分享确定性机遇。

  非洲赞比亚经贸领域负责人对第一财经表示,这是他第二次来参加开幕式。今年他们带了40多家当地的中小企业和投资机构来到进博会现场。“我们的目标是持续促进两国经贸投资合作。”他表示,两国经贸合作快速扩大,中国是当地最大的外商投资来源国之一,接下来继续吸引中国投资的同时,也希望能把当地的中小企业引入中国。

  2024年中国与赞比亚双边货物进出口额同比两位数增长。不只是赞比亚,2024年,中非贸易额同比增长了4.8%,连续第4年创历史新高。中国连续16年保持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

  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为非洲商品提供了广阔的机遇。以碧根果为例,南非每年生产的碧根果90%出口到中国。与此同时,近年来中企加大对非洲各类经贸园区的建设和投资,推动中非产业链合作,为当地税收、就业、出口创汇作出重要贡献。

  在赞比亚,中企建设的赞中经贸合作区正在打造铜矿开采、冶炼、加工全产业链,助力非洲提升矿产品附加值。在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方面,中企也已经为非洲建设多个大型数据中心,提供云计算服务,5G技术在非洲矿山开采、城市管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中非合作建设的光伏电站装机容量累计超过1.5吉瓦,可满足非洲上百万家庭用电需求。

  今年进博会将有来自123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企业参展,同比增长23.1%;来自最不发达国家的企业达163家,同比增长23.5%;为扩大对最不发达国家的单边开放,将扩容非洲产品专区,非洲企业参展数量同比增长80%。